您当前的位置:聚焦 >  >> 正文
奋战在守护生命健康的第一线(权威发布)

时间:2023-08-19 10:20: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8月18日,国新办举行“最美医生”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2023年“最美医生”中的4位个人代表和1位团队代表分享从医路上的故事和体会。


【资料图】

见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国家对健康卫生事业越来越重视,制定了健康中国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有了明显提升,更多人从中获益。”谈起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燕明说。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乡村医生刘永生同样深有感触,“我们村卫生室原来很简陋,现在能化验、制氧、做心电图。过去我给患者复诊的路上,天晴一街土,下雨满街泥,现在道路平、路灯明,卫生室门前停有‘120’。”

“2009年甲流的时候,我们市一级疾控中心才刚刚具备PCR核酸检测能力。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在不仅能快速开展多病原检测,还能对病原体的基因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技术进步非常大。”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医生,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副主任医师康敏见证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他表示,这种发展和变化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中国援卢旺达医疗队队员、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外科主任李俊升自2007年开始,近10年先后6次在我国政府援助卢旺达的马萨卡医院和基本戈医院工作。李俊升表示,我国援助非洲医院的数量和援助医疗点不断增加,就诊患者越来越多,医疗设备不断升级。“以前我们血液科可能只能做血尿便常规、疟原虫图片检查,现在可以进行血液生化检查、激素水平测定等。”

用实际行动守护健康

李俊升在马萨卡医院工作时,曾遇到一名18岁的纤维瘤患者。因为瘤体非常靠近下腔静脉,当地无法医治,经中国医疗队精心准备,手术成功。“出院时,患者非常感动,在我们手上用笔写了一行字。我们问了一下,意思是‘非常感谢你们,中国医生,是你们给了我生的希望’。”李俊升说,多年援外医疗最大的感受,就是祖国的援外医疗事业实实在在为非洲老百姓解决了很多健康问题,把精湛的医疗服务送到他们家门口。

今年73岁的丁樱,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1968年以来,她先后在偏僻山区的乡医院、县医院、地市医院工作过,始终在诊疗中践行“简、便、廉、验”的原则,为患者解除病痛。

谈及中医发展,丁樱表示,近年来我们在逐步挖掘传承中医文化和宝贵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阐明中医的疗效和机制,希望中西医结合的模式能够走向世界,造福全世界的患者。

最近几年,李燕明在健康科普上花了很多精力。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有相似的认识误区,需要更广阔的平台和高效的方式来传达正确的健康理念。“医生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但医学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和维护健康,这也要求我们做好健康科普工作。”李燕明说。

全心全意服务好群众

发布会现场,刘永生动情地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两岁时,他的右腿意外骨折,家里缺钱看病,母亲急得大哭。村党支部知道后,动员村里的党员干部捐钱,及时治好了他的病。“母亲常常念叨:‘娃呀,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个医生,不要忘了乡亲们给咱的帮助。’”刘永生说。

后来,刘永生成为村医,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他说,“每当想起乡亲们,就更加坚定了我要在村医岗位上继续做下去的决心。况且,我还是一名有着46年党龄的党员,要用实际行动全心全意服务好群众。”

“一切为了公众健康,就是我们公共卫生医生的信念和动力源泉。”康敏表示,公共卫生医生要开展各类公共卫生监测,就像瞭望台上的哨兵,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关注疾病在人群中的变化;还要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时候又像疾病侦探,需要透过迷雾抽丝剥茧,及时提出应对建议。

“虽然工作繁重,但是只要能够及时阻断疫情传播,降低社会疾病负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康敏说。

李燕明表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最重要的是时刻记住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这是我们从医过程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患者得到康复,让医务工作者能够感觉到价值所在,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也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9日 03 版)

关键词: